图 科东软件携手英特尔推出工业AI解决方案
可以看出,通过融合细分行业的数据和专家经验,科东软件形成了更加专业化的生成式AI应用场景。这也是为什么王稚聪在演讲中强调,在推进AI PC应用的过程中,英特尔坚持“双轮驱动”的原因:
一方面,通过对芯片端的研发创新,英特尔为生产力提供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先进工具,满足用户经济、物理、数据保密这三大生成式AI在商用AI PC端的应用法则;另一方面,通过携手本地ISV和合作伙伴,释放本地商用AI PC在垂直领域的更多潜能,让“人工智能+应用场景”的能力在千行百业中“开花结果”。
深耕场景,携手合作伙伴加速AIGC落地
对于广大用户而言,生成式AI只是一种技术手段,而不是最终目的。打通AI与传统PC应用场景中的壁垒,拓展AI应用才是AI产业创新的关键抓手。在本次发布会中,英特尔发布了面向AI Chatbot、AI PC 助理、AI Office助手、AI本地知识库、AI图像视频处理、AI PC管理六大AI场景。
图 英特尔助力产业伙伴率先将重点锚定 AIGC 六大关键场景应用
站在制造业的角度,工业互联网、数字孪生以及5G技术的深化应用都带来了AI融合需求。面对制造企业研发设计、生产管理、物料采购、物流规划的AI应用集成和交互,英特尔中国区技术部总经理高宇在演讲中表示,只有深耕所在的细分领域,才能准确把握AI PC需求,为企业创造价值。
例如企业研发设计人员在进行产品迭代和创新时,借助创成式设计(Generative Design)方式,设计人员只需要输入目标产品的性能、空间要求、材料、重量、制造方法和成本等参数,就可以通过AI自动生成上千种可行性的3D模型方案,供用户进行筛选。
在产品生产过程中,企业基于机器视觉的表面缺陷检测已经十分成熟。通过AI可以在毫秒级快速识别出产品表面更微小、更复杂的产品缺陷,并进行分类,如检测产品表面是否有污染物、表面损伤、裂缝等。
在产品售后服务环节,通过AI建立精准的需求预测模型,可以实现企业的销量预测、维修备料预测等一系列智能决策。实现企业资产全面智能化管理,通过多维度、高效的数据洞察,提高企业资产利用率,降低维护成本。
伴随着与ISV、合作伙伴的深度合作,基于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的AI PC表现为从最初的单点探索应用转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全面渗透,帮助制造企业更简单、更快速、更高效的完成AI在PC端的部署应用,进而开启一个极为丰富的商业前景。
持续创新,凸显多元和差异化技术优势
在生成式AI开发过程中,其难点在于它是一个融合多技术、多学科的复杂工程。如果说与ISV、合作伙伴强强联合,驱动用户实际价值落地是英特尔的核心目标,那么内置多种加速器,持续在芯片处理器上进行创新,则是英特尔赢得市场优势的根本途径。
中国智能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
Copyright 2001-2018 www.lplzn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